《浅谈教师对幼儿积木区游戏的支持与组织策略》
时间: 2020-12-23 作者:张月琴 阅读次数: 143【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贯穿在一日生活当中的。我们要重视幼儿游戏的重要价值,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支持和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相关建构经验。积木区游戏是幼儿园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区域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积木区被誉为“塑造工程师的地方”,是幼儿进行搭建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通过与建构材料的互动,创造性地塑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建筑特征或心中遐想世界的游戏。作为一线幼儿教师,在幼儿积木游戏活动观察中常常会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如何介入或者是否需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各年龄段幼儿的搭建技能如何区分,教师如何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搭建?幼儿还没搭建好成品就喜欢拿辅助材料玩起来了怎么办等等。下面将根据自身实践研究,就教师对幼儿积木区游戏的支持与指导策略谈一谈自己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幼儿 游戏 积木区 策略
积木区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展动手能力和积累建构技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合作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尝试挑战新技能,体验搭建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够尝试在挫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促使教师在幼儿积木游戏中需创设丰富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水平的提升、搭建经验的积累,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关键所在。
一、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建构发展目标和关键经验,制定适宜的游戏计划。
幼儿对积木游戏的兴趣和喜爱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日益明显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建构经验,制定相应的计划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参与到搭建游戏当中。在幼儿积木区教研过程中,作为幼儿学习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制定相关计划,为幼儿的建构游戏做好相应的准备。
首先,要了解幼儿在积木游戏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典型表现。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相关生活经验制定相关计划。最后,通过实地参访调查、开展相关的计划和讨论、引发实际操作中的创意建构和最后的分享交流中提升幼儿的建构能力。
小班幼儿喜欢搭建重复的作品,经常会被一些辅助材料吸引,玩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游戏。他们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预想后果的能力还不成熟,经常会出现垒高、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小班的幼儿一般搭建的都是单一的物体形象,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创设相关情景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单一技能的游戏内容。如《铺小路》以贴近幼儿生活的马路为切入点,引导幼儿铺一条安全、干净、无缝隙的马路,还可以引导幼儿铺有创意的马路,如弯弯曲曲的小路、长长的马路、交叉的马路等,将平铺这一技能渗透其中;《为小动物建造家》,创设情境让幼儿给不同的小动物围一个房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根据不同大小的动物选择适合的材料搭建围墙,学会围封技能。通过参观动物园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相互观察学习用不同材料的围封方法。
中班幼儿喜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楼房、立交桥等,有目的地选择材料进行对称平衡搭建,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展开区域之间的交往,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中班幼儿搭建单元造型较为鲜明,如楼、门、窗户等,教师可通过社区参访调查“身边的建筑物”确定相关搭建主题设计搭建内容。如《城市立交桥》,重点观察幼儿关于架空以及架空连接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搭建上下桥缓坡的。《公园里的塔楼》重点观察幼儿垒高、平衡、对称等搭建技能。
大班幼儿对搭建游戏较为感兴趣,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较长时间的搭建,分工合作意识明显提高,他们比较喜欢特别的建筑,能够考虑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建筑技能和技巧日益成熟,能够建筑工程原理解决搭建中出现的问题。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能够一起分工合作提前确定主题、设计相关设计图进行合作搭建。教师可设计相关调查表“我喜欢的建筑物或我身边特别的建筑物”进行调查,为幼儿进行主题搭建铺垫相关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对特别的建筑物比较感兴趣,如万里长城、北京天安门、龙华公园、京基100、港珠澳大桥、身边的超市、医院、庙会等地方。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和呈现幼儿的建构经验发展。
积木区的墙饰环境能够起到示范、欣赏、提示、分享等功能,是展示幼儿发起游戏主题、记录游戏过程、呈现搭建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享搭建经验的最佳载体。教师在创设积木区环境时可以先设计相关板块,一般墙饰的内容含有相关的搭建方法、幼儿搭建作品展示、建筑参考图等,教师可根据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下面根据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小班年龄段所呈现的搭建方法可以这样呈现,如平铺技能时可以说长长的马路可以这样搭;围合技能时可以说小动物的家的围墙可以这样围起来等等,这样便于幼儿理解。墙面上的建筑参考图可以投放各种马路图片、单一楼层图片等。教师还可以记录幼儿的优秀成品展现出来供幼儿交流和分享。
中班年龄段呈现的搭建方法可以提供作品建构图并附上相关的搭建技能分享的形式呈现,在小班搭建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架空、桥式、塔式、覆盖等搭建技能,形成里外上下等空间概念。墙面上的建筑参考图以常见的社区或城市建筑图为主。在中班教师还可以把幼儿搭建中遇到的问题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一起想解决的办法形成一个经验分享,如房子老是倒怎么办?小朋友不合作怎么办等等。还可以记录幼儿搭建过程中的成长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展示,供幼儿在游戏中参考借鉴。
大班年龄段搭建方法在中班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发展以搭建成品照片的形式呈现穿过、转向联结、斜视联结、平式联结和交叉联结等建构技能。在建筑参考图方面可投放常见的建筑图片、与主题相关的建筑图片、国内外有名的建筑物图片、真实的平面图等等供幼儿参考。大班的墙饰可以设置一块进行经验分享,如相关的调查表、谈话记录等。教师根据幼儿的搭建主题挑选一些较有参考性的成品作品进行展示,并标注好作品名称、参与的幼儿、搭建日期、搭建分享等等。
三、渐进式地投放主件和配件材料,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著名儿童心理学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适宜丰富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积木区材料投放方面老师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是一次性投放所有的材料或者该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在积木区游戏中幼儿常常搭着搭着就去玩拼插玩具或者各类模型了,对搭建不感兴趣怎么办?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投放的材料有什么区分等等。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时会提到主件和配件,所谓的主件就是积木区的基础材料各种类型的积木,配件是指相关的辅助材料,如各类车模、人模、拼插玩具等。在积木区材料方面首先所投放的是各种主件引发幼儿进行搭建游戏,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搭建情况,了解幼儿的需求,根据幼儿的搭建主题投放适宜的配件材料,以渐进式投放的方式助推幼儿的能力发展,这样也解决了教师经常发现幼儿对搭建不感兴趣,只玩配件的问题。
小班主要投放的主件材料有完整一套泡沫积木、木质小型和中型积木、纸盒积木等,配件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投放常见动物模型、交通工具、拼插玩具、奶粉罐、纸盒等。
中班主要投放的主件材料有完整一套木质小型和中型积木、空心积木、长方形或正方形大块木板、纸盒积木、纸杯积木等,配件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投放主题类型的动物模型、交通工具、植物模型、带有装饰的拼插玩具、易拉罐、常见的交通标识、关于建筑和楼房的书籍等。
大班主要投放的主件材料有完整一套木质小型、中型、大型积木、空心积木、长方形或正方形木块、纸杯积木等,配件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投放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交通工具、植物模型、小人、易拉罐、奶粉罐、交通标识、草坪、卷轴、滑轮、测量工具、书写材料(图纸、铅笔、便签条、白纸、剪刀、马克笔、水彩笔、胶带等)、关于建筑和楼房的书籍、装备、高凳等等。其中有一些配件材料可由幼儿自己根据需要进行绘画制作而成。
从以上的材料投放中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材料投放中都有动物模型、人模、车模、植物、交通标识等等,但在投放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宜的种类,体现不同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习惯的养成。如幼儿取积木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取,避免把积木堆放的到处都是,影响搭建的空间,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够按照分类和标识标签整理好材料。
四、教师对幼儿积木区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在幼儿积木游戏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多重角色,教师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造者、材料的提供者、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者、幼儿游戏现状的反思者、新意创作的欣赏者、幼儿游戏的推动者、游戏问题的发现者以及幼儿游戏的合作者。幼儿的搭建游戏需要教师适宜性的指导和有效的引领,给幼儿开展游戏提供支持和帮助。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观察和指导幼儿积木区游戏时常常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介入幼儿的游戏,当幼儿游戏时教师经常会出现巡查式的观察方式,表面上好像在观察幼儿的游戏,实则不了解幼儿游戏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主要观察什么呢?一是观察幼儿的搭建的细节以及建筑成品问题,二是观察幼儿搭建的方式以及相关内容,三是观察材料的使用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观察情况采取有效的指导方法,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具有以下几种指导策略可参考借鉴:
1.示范比较法:当幼儿不会搭建或漫无目的搭建,在搭建过程中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时,教师可在一旁示范搭建,引导幼儿关注教师搭建的作品形成对比,从中找出的问题并进行模仿搭建。
2.环境提示法:当幼儿在搭建过程之中对搭建经验不足,经常违反游戏规则或漫无目的搭建等问题时,教师可通过墙面环境所提供的参考示范或提示加以引导。如幼儿搭建比较特殊的楼房时,教师可提供一些相应的图示,幼儿以图示为参考进行建构或者以绘画的方式将建构步骤记录下来,供幼儿使用。
3.角色参与法:在观察幼儿游戏时,教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该不该介入幼儿的游戏,会不会影响游戏效果?如果要加入,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入会更好呢?年龄越小的孩子在搭建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游戏无法进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自然加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以角色的语言给幼儿暗示和启发。
4.游戏情景法:教师设计游戏情节,运用游戏的形式,向幼儿提出新的挑战,引发幼儿解决新问题的需要,询问幼儿:如正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将挑战技能作为师幼互动的连接点,给予相应的支持(材料、方法等)丰富幼儿的建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搭建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
5.调查分享法:教师设计相应的亲子调查问卷,让家长和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进行实地参访观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记录。该策略适合用在对新搭建主题或者幼儿缺乏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开展。让幼儿通过实地参访获取相关经验,教师再利用晨谈时间发起话题讨论,为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通过已有经验进行实际操作,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分享,抛出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实践,让幼儿在不断观察、实践、分享和讨论中提升建构经验。
小积木、大发展,幼儿在积木游戏中有了自主的机会、积累了各种经验、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及扩展了对世界的认识。幼儿如何与材料互动、不同年龄幼儿搭建发展水平、幼儿表现出的建筑知识或经验、幼儿可获得的学科概念学习等,以此为原点、连接点和支持发展的“杠杆”提升积木游戏质量,促进幼儿高质量的学习与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董旭花 王翠霞 阎莉 刘霞编著《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角色区 建构区 表演区》
2.林玉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建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