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歌唱嗓音游戏的组织策略》

时间:2020-12-23     阅读次数: 137 次

【摘要】

幼儿园音乐歌唱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歌唱是幼儿运用嗓音来表现的一种嗓音游戏活动。歌唱活动中最基础的目标是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在开展歌唱活动中发现:教师在开展歌唱活动前没有带领幼儿进行开嗓练习直接进入歌唱活动很容易发生声音出不来或者高音上不去的现象,直接影响整个歌唱活动的效果,幼儿的兴致不高。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能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享受快乐?开嗓练声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那么在歌唱活动前教师该如何组织开嗓练习让幼儿打开嗓子为歌唱活动做好准备?教师在歌唱活动前又该如何设计与歌唱活动内容相关的嗓音游戏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呢?本文结合教师在歌唱活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分享幼儿嗓音游戏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  嗓音游戏   趣味性  

嗓音游戏是歌唱活动开始之前利用一小部分时间做个开嗓练习的暖身活动。在歌唱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活动一下嗓子练练声,就像带领幼儿在开展体能活动前做一个热身运动,避免运动过于激烈而扭伤筋骨一样。幼儿的嗓音比较细嫩,教师在活动中要提示幼儿不要大声喊叫或者唱过高的音,避免嗓音受损。因此在开展歌唱活动前组织幼儿有目的地练练声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让幼儿较快进入歌唱部分,同时能够帮助幼儿打开嗓子唱出更高的音色和唱准音。

一、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了解幼儿嗓音特点

幼儿在学前期的发声器官正处于发育状态,声带短小而且柔嫩,在嗓音练习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嗓音练习的特点,要打开幼儿的嗓音,发展其歌喉,扩展其音域,使幼儿的声音动听优美,发声自如圆润,教师就必须开展一些必要的发声技巧练习,并明确练声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唱歌技巧,为接下来的歌唱活动做好铺垫,让幼儿体验歌唱的乐趣。同时教师要注意不要引导让幼儿大声喊叫,避免走进误区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幼儿学唱的积极性,甚至会损伤幼儿的嗓音。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用缩短肌唱歌只能唱5度左右的音节,如果通过训练幼儿用增长肌来唱歌可唱很高音的歌。在开嗓练习中幼儿比较难做到低音到高音的自然过渡,所以幼儿要从高往低练习,然后才从低往高音走练习,逐步做到自然的连接高低音,如果从低音到高音练习容易出现破音点

二、紧扣活动主题和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素材

嗓音练习的方式有很多,而有趣的嗓音游戏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适宜的嗓音游戏能够让歌唱活动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经调研发现:教师在开展歌唱活动前组织幼儿进行开嗓练习和没有组织幼儿进行开嗓练习,幼儿所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在没有经过开嗓练习直接进入歌唱部分会发现:幼儿唱歌有些音高唱不上去或“唱走音”,声音显得很低沉,幼儿都是被动式的学习;而经过教师结合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有趣且又好玩的嗓音游戏过后,幼儿能够运用嗓音较好地唱出好听的歌声,对接下来的活动也比较感兴趣,能够在声音游戏中享受快乐。在日常音乐教研活动中发现:对于年轻教师在设计嗓音游戏时常常存在这样一些困惑,我该怎样选择适宜的嗓音游戏带领幼儿进行开嗓练习呢?幼儿不感兴趣怎么办?如何做到让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乐趣呢?在进行嗓音游戏过后又该如何衔接活动主题呢?跟随着深圳市生活化音乐课题组的教研步伐,本园音乐教师在音乐歌唱活动组织策略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选择嗓音游戏时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1.情景导入法:这也是开展活动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创设一个故事情景,设计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嗓音游戏。

如在中班歌唱《车子开来了》活动前,教师采用导游姐姐带领小朋友去迪士尼乐园游玩为线索,在活动中设计模仿各类交通工具的鸣笛声进行回声歌嗓音练习。

——我们骑上摩托车,准备出发了:嘟……(加油门、上坡、下坡)

——到了火车站,我们坐上火车:呜……轰隆轰隆……

——到了大海,坐上轮船:呜呜呜呜……

2.提取歌曲中的副歌词:副歌词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易于激发幼儿的情绪,教师可设计将所学歌曲中的副歌词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让幼儿先学会“唱”副歌词练练嗓,为接下来整首歌曲的学唱中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歌曲《小鼓手》活动前,教师出示一面小鼓,运用鼓锤敲出副歌词“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节奏,让幼儿用嗓音模仿鼓声表现副歌词的节奏,随后教师用指挥手势邀请幼儿参与进来演唱副歌词,不仅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同时也能够达到连生的效果。

又如歌曲《爱跳舞的小雨点》活动前,教师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彩虹姐姐是森林里的歌唱家,雨点妹妹是森林里的舞蹈家”的情境,引导幼儿模仿彩虹姐姐唱歌和为雨点妹妹跳舞伴奏等方式提取歌曲中的副歌词进行嗓音练习。

   4  6  6. 64  6  6 -︱3  5  5 .53  5 5 -︱

         

6  4  6  4  6  4 5  3  5  3  5  3 

滴答  滴答  滴答   

4  2  4  2  4  2 3  1 - ︱3  1 - ︱        

滴答  滴答  滴答        

3.选择适宜的练声曲:这个练声曲可以是教师创编或改编的歌曲,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带有模仿声效或音阶练习的歌曲。

如歌曲《公鸡唱歌》,教师通过二部和声的练习引导幼儿模仿公鸡、唐老鸭和米老鼠的声音wo、ga、xi进行演唱,提高幼儿的演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3 2 3 5 6— ︱6 5 ︱6 — ︱5 6 5 3  2 —︱3 2 ︱1—‖

 公鸡       wo wo  wo ,  公鸡 唱    歌 ,  wo wo  wo.

 唐老 鸭在     ga ga  ga,   唐老 鸭在  唱,   ga ga  ga.

 米老 鼠在     xi  xi xi,   米老 鼠在  唱,  xi  xi  xi。

又如歌曲《身体音阶歌》,是一首让幼儿了解音阶的高低,发展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及节奏感知能力的歌曲,教师可引导幼儿从Do到Doi进行音阶与身体动作匹配游戏,

摸摸你的小脚,Do do do do;摸摸你的膝盖,Re re re re;拍拍你的双腿,Mi mi mi mi

叉叉你的小腰,Fa fa fa fa;拍拍你的双手,So so so so;拍拍你的肩膀,La la la la

摸摸你的脑袋,Si si si si;高举你的双手,Doi doi doi doi;Do re mi fa so la si doi;

Doi xi la so fa mi re do,Do,doi。

探讨嗓音游戏的趣味性,选择有效的组织策略。

1.嗓音模仿游戏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人类生活、劳作的声音以及自然界的声音进行嗓音练习。告诉幼儿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也可以请幼儿猜听到什么声音后正确模仿它。先从集体练习过渡到个人进行练习。

如歌曲《小鸭小鸡》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扮演小鸡和小鸭的角色进行对话式练习,用X X X | X X X| X X X|的节奏模仿小鸡和小鸭的叫声,随后变化速度、音长等方式进行快慢和延长音的练习,让幼儿为接下来的活动能够较好地调整气息。

又如歌曲《这是小兵》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歌曲的风格,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节奏练习,如:哒哒哒哒滴、咚咚咚咚咚、啪啪啪啪啪、轰轰轰轰轰等模仿吹喇叭、打鼓、开枪、开炮等声音。

2.嗓音绘画游戏:单纯用嗓音模拟画出或摆出线条运动的轨迹。通过体态动作、抛、飞等游戏练习,迫使幼儿使用增长肌肉练习发高音。

如歌曲《看朋友》活动中,教师设计按喇叭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练声,根据音控师的音量调节模仿小喇叭的声音,在练声中学会把控自己的声音和气息的长短。

又如歌曲《小猫咪在哪里》活动中,教师设计猫妈妈和小猫咪两种角色进行问答式游戏,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所扮演猫妈妈的呼唤及手势的指令变化,进行高低音、延长音的练习。

3.嗓音故事游戏: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用嗓音模拟各种有趣的声音。

如中班歌唱活动《小青蛙回家》,教师创设森林动物音乐会的情景,让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感知歌曲节奏X X | X X | XX  X | XX X |进行嗓音游戏。

4.无意义音节玩唱游戏:由教师发起或幼儿创造的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啦啦啦”“滴滴答答”)进行玩玩唱唱,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有趣的嗓音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歌唱的兴趣,打开幼儿快乐歌唱之门,提高幼儿声音、气息等方面的发展,达到头腔共鸣的效果。愿孩子们能够展开歌声的翅膀,在美妙的歌声中享受快乐,传递快乐。

参考文献:

1】唐玉萍  幼儿园创意歌唱活动组织策略文献

2】许卓娅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